广州洛溪桥脚,珠水滔滔,见证昔日造船工业遗址蝶变为都市工业沃土。科技产业、绿色生态、滨水风情等元素汇集——在这里,有一双识别激光焊接缺陷的智能“鹰眼”,在这一领域实现国产化从0到1的突破。
广州新港中路,车来车往,TIT创意园隐于城央,不少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就在园区旧厂房诞生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思维碰撞出彩——在这里,有一个连接52万用户的APP,通过大数据打开院外医药流通行业新天地。
当下,广州海珠区在都市工业、数字经济“双核”驱动下,正持续书写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新态势的故事。
面向未来,如何抓住机遇、做强优势,担起工业老区、数字经济强区的使命?海珠区将立足数字经济支柱和都市工业底盘,着力培育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,努力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策源展示地和转移转化首选地、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标杆示范区,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。
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
都市工业:从0到1的突破
广州第一艘万吨巨轮、中国第一台离心机、世界上第一件钛制潜水服以及风靡全国的“万宝牌”电冰箱、“五羊牌”自行车、“双桥牌”味精、“凤凰牌”洗衣机、“虎头牌”电池……广州工业老区海珠区,一度撑起城市工业“半边天”。在“工业回城”的潮流下,如何延续深厚工业基因再创一片天?两年前,海珠启动都市工业回归计划,抢先一步、抢占先机。
激光焊接毫厘之差“鹰眼”捕捉
在海珠区海尚明珠智慧园一栋红砖房里,有一家名为广州德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德擎”)的高新企业,专门生产用于激光焊接质量监控的智能设备,这是海珠布局都市工业结出的第一批“果”。
公司联合创始人、技术总监白天翔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核心产品——多光学信号传感器。“这是激光焊接在线缺陷检测系统的核心组件,一套系统售价约几十万元。”白天翔说。
多光学信号传感器 (受访者供图)
一款只有路由器大小的盒子,为何含金量如此高?
一切要从一台设备的国产化之路说起。激光焊接是光、机、电、材料及检测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国内激光加工在线检测设备市场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。
2016年底,三名分别来自计算机视觉、焊接、自动化领域的海归博士创立德擎,决心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开拓者。经过两三年的研发攻坚,最终理论、技术模型落地为产品,德擎初创团队研发的激光加工在线检测设备成为国内首创、国际领先。
“传统的激光焊接检测是用肉眼借助放大镜观测,检测结果依赖人的经验判断,也有用工业相机拍照检测的,效率很低。”白天翔介绍,德擎研发的设备可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光辐射转换成电信号,再对信号进行分析,智能识别漏焊、歪焊等缺陷,从而达到在线缺陷检测与质量控制的目的。这一设备宛如一双“鹰眼”,能捕捉激光焊接的毫厘之差,且不影响生产效率。
在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储能电池迎来巨大风口,激光焊接作为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,对精度的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需要更精密的仪器严把质量关。
德擎迎着风口、扶摇直上:凭借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多元的产品矩阵,迅速打开市场,重点客户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。
从2016年在海珠区万胜围附近的村社起步,到2019年搬进海尚明珠智慧园约4000平方米的厂房,再到如今成长为国家级高新企业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、智能制造细分领域隐形冠军,德擎生动诠释了都市工业的轻生产、低污染、低能耗、高科技等显著优势。
“2022年7月,海珠出台促进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,构建具有海珠特色的都市工业发展体系。同年12月,海珠区在‘十四五’产业发展规划中,将都市工业列为六大支柱性产业之一。”海珠区科工商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近两年,产业政策和布局的成效显现,海珠都市工业提速提质。2024年一季度,海珠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,其中,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0.79亿元,增长11.7%。
今年,海珠区更明确提出“以都市工业铸底盘”,底盘被誉为汽车的“骨骼”,可见海珠对都市工业寄望深厚、信心十足。“我们聚焦纺织服装、生物医药大健康、光电子和泛半导体、精密仪器、智能装备、新能源六大新兴产业发力,加快打造小洲、仑头百万平方米智造基地,以新材料、新技术为引领活化中大纺织商圈,打造全市首个高定服装产业园,加速明兴制药等制造业企业智能化、数字化技改,虎头新能源等新引进企业全面投产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数字经济:从N到1的减法
作为广州最先布局数字经济的区域之一,2014年,海珠区提出在琶洲建设电子商务总部集聚区的构想。十年间,海珠区围绕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等产业导向,形成消费互联网产业生态。数字经济,唯有变是不变,在各种新技术的狂飙突进中,海珠如何保持优势?
一盒药从药企到药店只需三步
从药企到药店,一盒药的流通要多少步?将总部设在海珠区TIT创意园的广州速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给出回答:三步。在其创立的国内最大院外数字化医药产业服务平台药师帮APP上,药店采购师在平台上选购,供应商发货,快递就能将药品送到店门口。
过去,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因需求小、位置分散且没有囤货习惯,得不到传统院外医药流通商的青睐。小药店买一款药,要经过多级分销,流通环节蚕食了这条产业链上大部分利润。如今,在数字化平台上,层层中间环节被减去,小药店进购药品就像“点外卖”一样便捷。
2015年,药师帮在广州市海珠区创立。2023年,企业赴港交所上市。
“医药流通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主体是一座座信息‘孤岛’,我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工具将这些‘孤岛’一一串联起来。”药师帮相关负责人说。一头连接上游卖家,即药企等供应商,一头连接下游买家,即药店、乡镇卫生院等院外终端,药师帮用数字化技术打通医药供应链上各个主体的信息阻隔,实现了产品、用户、资金流、物流等数据的无缝衔接。
2018年底,该平台的注册用户数突破24万,商家开店数近2000家。
此后,以流通平台为基础,药师帮不断深挖上下游的数字化赋能空间以做“加法”:在全国布局20多个自营仓,聘请600多名采药师按数据指引购药,以保障用户在自营仓购药,早上买、下午送达;利用平台,从需求端找爆款产品,与厂家独家合作、反向定制,既帮药企提高产品的销售额,又为药店供应契合市场需求的好药;针对基层医疗机构“诊断难”,推出光谱云检业务,业务从药向医延伸。
2023年,药师帮总GMV(商品交易总额)达469.12亿元,同比增长24%;平台注册药店诊所数超65万家,月均活跃买家数超36.7万家。
回看药师帮的成长线,它与海珠数字经济的发展同频。2015年,海珠区打造互联网创新集聚区,产业用地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和总部效应发挥,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唯品会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涌向海珠,实现“边来总部、边建总部、边导产业”。琶洲试验区市场主体每年新增2000~3000家。
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
如今,海珠仍步履不停:2022年,将算法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内核,推出首届广州·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,打造“琶洲算谷”;在“百模大战”时代,不断累积算法、算力、数据的基础……今年,海珠区升级琶洲算法大赛,加快打造政策助力平台、算力供给平台、合规指导服务中心、孵化培育平台、金融赋能平台、生态集聚平台,构筑大模型发展支撑,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。
助企模式:从“服务官”到“合伙人”
简单地给政策优惠,对企业“上管老”“下管小”的服务模式,如今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。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,暖企暖到企业的痛点上,海珠区提出“海珠合伙人”,帮助企业一起拓市场、找订单,暖企模式实现质的飞跃。
药师帮APP将上游卖家和下游买家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连接起来。
从给政策、给优惠到拓市场、找订单
市场主体与海珠区的共荣共生,令人印象深刻。
“德擎一直在海珠这片土壤上发芽、壮大,离不开海珠对高层次人才在落户、住宿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,更离不开海珠作为广州中心城区交通便利、配套成熟、邻近高校的优势。”白天翔说。
“当年从北京来广州创业,直接选定海珠区,一方面看中广东在国内院外医药市场的占比最大,且市场化程度非常高;另一方面看中彼时海珠区汇聚了很多头部互联网企业,创业氛围浓厚,我们是‘挤破头’才进来TIT的。”药师帮创始人表示。
企业管理广泛流行着“二八定律”,即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只占了20%,余下的80%虽是多数,却是次要的。在两位企业创始人选择海珠的理由中,市场化考量是主导因素。企业看政策、看服务,更看发展机会、看产业生态,这决定了政府服务企业要拼政策、拼资源,更要拼生态。
2023年6月,海珠区在“首席服务官”的基础上推出“海珠合伙人”助企服务机制,提出“和企业一同成长”的理念。“海珠合伙人”通过政府搭台、企业参与,打破信息壁垒,全面整合载体、供需等资源,帮助企业寻找资源、开拓客户,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给政策、给优惠向拓市场、找订单转变。
在海珠区的理念里这有三层含义——一是政府与企业要有信任感;二是政府服务企业时要有市场化思维;三是政府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。
只有从企业和人才关心度最集中的问题出发,才能解决企业的痛点、暖到企业的心头。“海珠合伙人”从降成本、拓市场两个方向持续开展专家型、解题型服务:一方面,通过提供适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办公场地及员工保障房等,让企业切实降低经营成本;另一方面,以政府“背书”,助力企业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及机会。
定制家居行业龙头企业索菲亚家居是海珠区重点企业。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影响,家居行业要寻求可能的新增长点。去年7月,海珠区投资促进局召集专场供需对接会,建筑工程负责人带着项目软装需求与索菲亚、TCL等民营企业现场对接。今年起,“海珠合伙人”联动海珠辖内的龙头企业举办产业生态伙伴大会,整合政企资源、赋能中小企业、强化生态构建。
未来,海珠区将在政企联动、生态构建方面持续探索,不断丰富“海珠合伙人”的内涵与实践,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。
调研手记
以市场化思维全周期助企业成长
调研过程中,德擎的成长之路引人思考。从初创到成长为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,德擎始终坚持扎根海珠。8年前,德擎初创“三剑客”找到海珠万胜围的一个村社物业,这里地处中心城区、交通方便、租金不高,正适合刚开始创业又前路未知的他们。2019年,蛰伏三年的德擎研发出拳头产品,开始打开市场。恰逢海珠区大力扶持都市工业发展,陆续打造出包括海尚明珠智慧园在内的多个都市工业园区,德擎看中海尚明珠智慧园有连片的载体空间,政府又在人才、住房等方面给予支持,决定入驻园区,继而走上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若没有低成本的创业载体,很多企业都难以熬过初创期;若没有高质量的成长载体,企业又会备感束缚,甚至出走。而在海珠90.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你会发现:企业想要的,都能在这里找到,初创或遇到难关时,企业可以选择村级创意园,企业发展成熟壮大后,可以选择高端写字楼、优质产业园。
海珠区结合企业需求,给予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宜的空间,正体现海珠区深入研究企业经营规律,从市场化的角度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思路。
通过阶梯式布局产业载体,海珠正构建“热带雨林”式产业新生态。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、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,其优越而稳定的环境为万种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发展条件——这恰恰就是优质产业生态的模样。海珠的未来,值得期待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何钻莹、吴多
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吴子良(署名除外)
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赵小满